搜索

体感温度43度相当于什么概念 体感温度43度是什么意思

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:2024-10-07 15:01

我来回答

1个回答

热心网友 时间:2024-10-10 20:39

众所周知,人体能承受的高温是有一个临界值的,当超过这个数值时,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反应,甚至产生一定的伤害。那么,大家清楚体感温度43度相当于什么概念?体感温度43度是什么意思?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,供大家欣赏,希望大家喜欢。
 体感温度43度相当于什么概念
高温
体感温度43度相当于极高热概念,体感温度是一个受综合环境因素影响的概念,目前气象部门只能根据一些经验模型来预报,不同的地区具体的计算方程式也不一样。
其实,“体感温度”既不是你的体,也不是我的感,它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客观指标。说到底,体感温度毕竟还只是体感温度。暂且不说不同人的体感、汗腺、散热能力差异较大,32℃气温,即使它能与高湿叠加出“47℃”的体感温度,但在此环境下的水依然只是温温的,不会让舌头感到任何“烫意”,和正常的32℃的水温没有差别。
高温图
人体如何感受温度的变化
人是恒温动物,自身温度维持在37度左右,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,身体就能感觉得到,会觉得炎热或寒冷,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节。
当身体的温度比周围环境高时,热量会散发出来,温差越大,散发得越快,这个时候就会感到寒冷,只有制造热量,才能维持平衡,炎热也是相同的原理。
人的体内,很多位置分布着温度感受器,位于游离的神经末梢,可以感应冷和热,当皮肤觉得炎热,温觉感受器就会启动,让人产生燥热感,当体表温度过低时,冷觉感应器就会启动。
感应器的敏感度,与信号的频率有关,当温度达到43度时,温觉感受器的离子通道会打开,冲动频率升到最高,温度下降时,频率也会慢慢下降。
有人做过实验,当皮肤的温度升至30度~46度时,感受器激活以后会放电,产生热觉,当温度超过46度,热感会消失,产生痛觉,因为皮肤已经超过了耐受高温的临界值。
感应器发出的信号,经电流传输到神经中枢,再经过效应器以后,就可以产生一系列的反应,身体就可以感觉到冷和热。
大脑皮质得到信号,通过条件反射,对身体的体温进行调节。比如说分泌汗液,肌肉紧绷,骨骼会不自主地收缩等,都是为了身体能够适应有温差的环境。
高温天气
高温直接伤害
高温直接影响组成细胞质的结构,在短期内出现症状,并可从受热部位向非受热部位传递蔓延。伤害发生的可能原因如下:
(1)蛋白质变性
高温破坏蛋白质空间构型,失去其原有的生物学特性。蛋白质变性最初是可逆的,在持续高温下,很快转变为不可逆的凝聚状态。
一般植物器官,细胞的含水量愈少,其抗热性愈强。故种子越干燥,其抗热性越强;幼苗含水量越多,越不耐热。
(2)脂类液化
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类组成,高温(温度到55℃左右)膜上脂类可以液化,膜中的脂类被释放出来,形成一些液化的小囊泡,膜的结构被破坏,使膜失去半透性和主动吸收的特性。脂类液化程度取决于脂肪酸的饱和程度,饱和脂肪酸愈多愈不易液化,耐热性愈强。如耐热藻类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比中生藻类的高。
高温间接伤害
间接伤害是指高温导致代谢的异常,渐渐使植物受害,其过程是缓慢的。高温常引起植物过度的蒸腾失水,此时同旱害相似,因细胞失水而造成一系列代谢失调,导致生长不良。
(1)饥饿
因为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一般都低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,高温下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,即消耗大于合成,高温持续时间过长,植物体就会出现饥饿甚至死亡。
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相等时的温度,称温度补偿点。当温度高于补偿点时,就会消耗体内贮藏的养料,淀粉与蛋白质等含量显著减少。饥饿的产生也可能是由于运输受阻或库的接纳能力降低所致。
(2)毒性
高温下,氧气溶解度变小,植物的有氧呼吸受抑,无氧呼吸增强,使乙醇、乙醛等有毒物质积累。提高高温时的氧分压,可显著减轻热害。同时,高温也会抑制含氮化合物合成,促进蛋白质降解,使体内氨过量积累而毒害细胞。
(3)缺乏某些代谢物质
高温使某些生化环节受抑,从而引起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维生素、核苷酸等活性物质缺乏,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出现伤害。
(4)蛋白质合成下降
高温可促使细胞产生自溶的水解酶类,或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,导致蛋白质降解;高温还可破坏氧化磷酸化的偶联,使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能量缺乏。此外,高温下核糖体和核酸的生物活性下降,从根本上降低了蛋白质的合成能力。
声明: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,旨在传播知识,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
E-MAIL:11247931@qq.com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