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民族博物馆,位于邕江之畔,是一座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。它建成于2008年12月,占地面积130亩,建筑面积达到3.3万平方米。作为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机构,该博物馆不仅致力于收藏、研究和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,还承担着对国内其他省份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研究、文物资料收藏保护和宣传展示的任务。因此,它也是中国—东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文化平台。
广西民族博物馆被授予了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称号,同时也是全国文明单位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、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、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、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这些荣誉的获得,充分体现了广西民族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的重要贡献。
博物馆内收藏的藏品超过5万件(套),包含了铜鼓、纺织品、金银器、石器、竹木器、陶瓷器、化石标本和纸质文物等八大类别。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古代铜鼓的收藏,现在博物馆中收藏了346面世界上数量最多、类型最全的铜鼓。此外,纺织品方面有着1.86万件(套)的收藏,涵盖了广西12个世居民族,展现了丰富多样的纺织文化。此外,博物馆还收藏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3758件(套)民族民俗文物,为研究相关国家民族民俗提供了宝贵的物证。
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以“穿越时空的鼓声——铜鼓文化陈列”、“BEIXNUENGX——壮族文化展”、“昨日重现——百年老物件展”、“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”、“壮美家园陈列”、“霓裳羽衣陈列”、“匠心神韵陈列”和“和谐乐章陈列”等为常设展览。这些展览通过精心设计的展陈手法,生动地展示了广西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态。此外,博物馆还有室外展示区——露天展示园,集中展示了广西世居民族的特色民居建筑,并开展民族文化非遗展演,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。
除了常设展览外,广西民族博物馆还积极开展临时展览,与国内外博物馆开展展览交流与合作。近年来,共举办了近200个临时展览,其中包括引进国内外的近百个展览。作为广西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,博物馆还举办了广西少数民族服饰、织绣文化等主题的展览,并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,充分展示了广西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科学研究也是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之一。博物馆紧密围绕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、铜鼓、岩画、民居建筑、纺织品、生态博物馆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。近年来,科研人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,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590篇,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和科普读物。此外,博物馆与重点院校、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建教学科研基地,为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支持。
广西民族博物馆还积极开展社教活动,以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为目标。在未成年人教育、节庆活动、展览推广等方面,博物馆推出了许多主题活动,如“壮族三月三·八桂嘉年华”、“壮丽八桂行·乐享中国梦”、“非遗之夏”、“博物之旅”等。这些活动以民族文化为中心,丰富了社会教育和研学活动的内容,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响应。同时,博物馆还整合社会力量,开展“‘红石榴’民族文化进基层”志愿服务项目,走进学校和社区,推广民族文化。
为了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传承,广西民族博物馆也致力于文创产品的研发工作。博物馆凭借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研究成果,开发了壮锦、瑶魅、广西12个世居民族卡通娃娃、花背带、花山岩画、鼓往今来、原生秀美、三角梅、纹创广西、民博建筑等十多个系列文创产品,共计800多种。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还用高质量的方式传播了民族文化和广西的故事。
广西民族博物馆成功打造了许多文化品牌,如“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‘1+10’工程”、“畅享民歌”和“广西民族志影展”。其中,“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‘1+10’工程”是该博物馆与广西各地的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结成联合体,共同实现互动互补的发展。这一创新性的建设模式被学界称为“中国生态博物馆第二代模式”。同时,“畅享民歌”活动以传承民歌为目标,开展了八届活动,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。而“广西民族志影展”是一个讲述和传播多彩民族文化的阵地,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面向全国、辐射东南亚的国际民族志双年展。
广西民族博物馆以其丰富多样的藏品和精彩纷呈的展览活动,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文化体验。它不仅打造了许多文化品牌,也致力于文创产品的研发,以高质量的方式传播民族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