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2019-2020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(解析版)

2019-2020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(解析版)

时间:2024-02-08 来源:小侦探旅游网


2019-2020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

一、单选题

1.过点P(2,1)且倾斜角为90°的直线方程为( ) A.y1 【答案】B

【解析】根据倾斜角为90o的直线的方程形式,判断出正确选项. 【详解】

由于过P2,1的直线倾斜角为90o,即直线垂直于x轴,所以其直线方程为x2. 故选:B 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倾斜角为90o的直线的方程,属于基础题. 2.下列命题正确的是( ) A.经过任意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.

B.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异面直线a、b垂直.

C.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,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. D.面与平面相交,则公共点个数为有限个. 【答案】B

【解析】根据公理2、异面直线垂直、线面平行、面面相交的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,由此确定正确选项. 【详解】

对于A选项,如果这三个点共线,经过这三个点不止一个平面,所以A选项错误. 对于B选项,过a上一点Q作b'//b,直线a与b'确定平面,过P作直线ca,则

B.x2

C.y2

D.x1

cb,则cb',而ab'Q,所以c,由于过平面外一点只能作平面一条垂

线,所以B选项正确.

第 1 页 共 22 页

对于C选项,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,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或异面,所以C选项错误.

对于D选项,面与平面相交,则公共点个数为无限个,都在交线上,故D选项错误. 故选:B 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公理2、异面直线垂直、线面平行和面面相交等知识的运用,属于基础题.

3.在正方体ABCDA1B1C1D1中,异面直线BD与B1C所成角为( ) A.30° 【答案】C

【解析】通过平移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,解三角形求得所成角的大小. 【详解】

连接A1D,A1B如图所示,由于A1D//B1C,所以A1DB是异面直线BD与B1C所成角,由于三角形A1BD是等边三角形,所以A1DB60. 故选:C

oB.45° C.60° D.90°

第 2 页 共 22 页

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,属于基础题.

4.利用二分法求方程log3x5x的近似解,可以取得的一个区间为( ) A.(0,1) 【答案】D

【解析】构造函数fxlog3xx5,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判断出函数fx零点所在区间,也即方程log3x5x的解所在区间. 【详解】

构造函数fxlog3xx5,f313510,f4log3410,由于fx在0,上是单调递增函数,所以fx零点所在区间为3,4,也即方程

B.(1,2)

C.(2,3)

D.(3,4)

log3x5x的解所在区间为3,4.

故选:D 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零点存在性定理,考查二分法的理解,属于基础题.

5.已知a,b,c是直线,,,是平面,且满足a,b,a//,,

Il,则下列结论:①;②b;③//;④b//.其中一定正确的命

题的个数是( ) A.1个

B.2个

C.3个

第 3 页 共 22 页

D.4个

【答案】A

【解析】首先判断结论①正确,然后利用图像法判断②③④为假命题. 【详解】

由于a,a//,所以,故①正确.

画出满足a,b,a//,,Il的图像如下图所示,由图可知

b,所以②④错误;而与相交,所以③错误.

故正确命题的个数为1. 故选:A

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命题真假性的判断,属于基础题.

6.已知两直线l1:axy10与l2:(a2)x3y10,若l1//l2,则a( )A.2 【答案】D

【解析】根据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列式,由此求得a的值. 【详解】

B.2

C.1或2

D.1

a31a20由于l1//l2,所以,解得a1.

a11a20故选:D 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两条直线平行求参数,属于基础题.

7.已知一个正三棱锥的高为3,如下图是其底面用斜二测画法所画出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,其中OBOC1,则此正三棱锥的体积为( )

第 4 页 共 22 页

A.3 【答案】A

B.33 C.3 4D.33 4【解析】根据B'C'的长,求得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,由此求得底面积,进而求得正三棱锥的体积. 【详解】

由于OBOC1,所以B'C'2,根据斜二测画法的知识可知,正三棱锥的底面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,其面积为3223,所以正三棱锥的体积为41333. 3故选:A 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,求原图的边长,考查正棱锥的体积的求法,属于基础题.

8.如图所示AP,B、D分1P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,C为斜边PP12的中点,PP1242VCDP2、别落在边AP且满足ABADx,若分别将V沿着CB、CDCBP、1、AP2上,

翻折时点P,则x满足条件( ) 1、P2能重合(两个三角形不共面)

A.0x1 【答案】B

B.0x2 C.0x3 D.1x2

第 5 页 共 22 页

【解析】考虑当B,D分别是AP1,CP2,CA重合,由此判断出符合题1,AP2中点时,CP意的x的取值范围. 【详解】

由于AP,所以AP1P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P1AP24. 1242CDP2、CP当B,D分别是AP将CBP、沿着CB、CD翻折,1,CP2,CA1,AP2中点时,

重合,此时ABADx2.

当x2时,P1、P2不能重合;当0x2时,P1、P2能重合. 故选:B 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折叠问题的分析与判断,考查空间想象能力,属于基础题.

9.我国古代数学名著《九章算术》中记载的“刍甍”(chumeng)是底面为矩形,顶部只有一条棱的五面体.如下图五面体ABCDEF是一个刍甍,其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,其中AB8,AD23,VADE与VBCF都是等边三角形,且二面角EADB与FBCA相等,则EF长度的取值范围为( )

A.(2,14) 【答案】A

B.(2,8) C.(0,12) D.(2,12)

【解析】求得EF长度的两个临界位置的长度,由此求得EF的取值范围. 【详解】

由于ADE与BCF都是等边三角形,且边长为23,故高为3.当EADB和

FBCA趋向于0时,EF8332,如下图所示.

第 6 页 共 22 页

当EADB和FBCA趋向于π时,EF83314,如下图所示.

所以EF的取值范围是2,14. 故选:A 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线段长度范围的判断,考查空间想象能力,属于基础题.

10.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(网格中正方形的边长为1),则其表面积为( )

A.4413

【答案】D

B.442213 C.422413D.462213

【解析】根据三视图还原为原图,由此计算出几何体的表面积. 【详解】

根据三视图可知,该几何体的知关于如图所示三棱锥ABCD,其中AC平面BCD,

BD2所以ACCE,ACBD,所以AECEACAC13.由于

2222BDCE,BDAC,所以BD平面ACE,所以BDAE.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

第 7 页 共 22 页

1111BCCDBCACCDACBDAE2222186262413462213. 2故选:D

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,属于基础题.

11.已知在VABC中,其中B(1,4),C(6,3),BAC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

xy10,则VABC的面积为( )

A.52 【答案】C

【解析】首先求得直线xy10与直线BC的交点D的坐标,利用D到直线

B.102 C.8

D.210

AB,AC的距离相等列方程,解方程求得A点的坐标.利用A到直线BC的距离以及

BC的长,求得三角形ABC的面积.

【详解】

直线BC的方程为y41x1,即x5y210. 5由x5y210811解得D,.

33xy10设Aa,a1,a8,直线AB,AC的方程分别为3a3a2y4x1,y3x6 ,即

a1a6a3xa1y3a1,a2xa6y3a60.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

知,D到直线AB,AC的距离相等,所以

第 8 页 共 22 页

a3811a13a13322a2a3a12a2811a63a633,

22a2a68,所以上式可化为316322a163,由于a2a8a102a216a4022a28a102a216a40,两边平方并化简得

88a2a0,解得a0(a),所以A0,1.

33所以A0,1到直线BC的距离为521125216,而26116268. 226BC故选:C

61342226,所以SABC

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,考查直线与直线交点坐标,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公式、两点间的距离公式,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,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,属于中档题. 12.如图两个同心球,球心均为点O,其中大球与小球的表面积之比为3:1,线段AB与CD是夹在两个球体之间的内弦,其中A、C两点在小球上,B、D两点在大球上,两内弦均不穿过小球内部.当四面体ABCD的体积达到最大值时,此时异面直线AD与

第 9 页 共 22 页

BC的夹角为,则sin2( )

A.

6 6B.

2 4C.

30 6D.

26 33【答案】A

【解析】首先判断出正方体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比为1:3,内切球和外接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:3,符合题意中的小球和大球的比例.判断当四面体ABCD体积最大时,

AB,CD的位置关系,作出异面直线AD,BC所成的角,解直角三角形求得sin.

2【详解】

222222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,则其内切球半径为1,外接球的半径为3,所

2以内切球和外接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:3,符合题意中的小球和大球的比例. 依题意

CD,AB最长为32122,AC最长为小球的直径2.由于三角形的面积

1πSabsinC,若a,b为定值,则C时面积取得最大值.画出图像如下图所示,

22其中A,C分别是所在正方形的中心,O是正方体内切球与外接球的球心.CD//AD1,CDAD1,CB1//AB,CB1AB.由于

11VABCDVABD1CB1D1SABD1AC,故此时四面体ABCD的体积最大.

33由于CE//AB,CEAB,所以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,所以BC//AC,所以

ADE是异面直线BC和AD所成的角.所以ADE由于ADAE,设G是DE的中点,则AGDE,所以

2GAE,所以sin2GE116. 222AE66211第 10 页 共 22 页

故选:A

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几何体与球的外切和内接的问题,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,属于中档题.

二、填空题

13.若Pl,P,Ql,Q,则直线l与平面有_____个公共点; 【答案】1

【解析】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直线l与平面相交,由此确定直线l与平面的公共点个数. 【详解】

由于Pl,P,所以直线l与平面有公共点,而Ql,Q,所以直线l与平面相交,故直线l与平面的公共点个数为1个. 故答案为:1 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,属于基础题.

14.已知直线l:y2ax(a2)过一、三、四象限,其中aZ,则点A(1,3)到直线l的距离为______. 【答案】

45 5第 11 页 共 22 页

【解析】根据直线l所过象限列不等式组,结合aZ求得a的值,再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得点A(1,3)到直线l的距离. 【详解】

2a0l:y2ax(a2)由于直线过一、三、四象限,所以,解得0a2,

a20由于aZ,所以a1,所以直线方程为2xy10,点A到直线的距离为

231122245. 545 5故答案为: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直线所过象限求直线方程,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公式,属于基础题. 15.如图正三棱锥SABC,其中SA2,AB3,点P、Q、M、N分别为校

AB、BC、SC、SB的中点,则四面体PQMN的体积为______;

【答案】

3 3218【解析】通过分析判断出VPMNQVSABC,由此求得四面体PQMN的体积. 【详解】

由于P、Q、M、N分别为棱AB、BC、SC、SB的中点,所以三角形MNQ的面积是三角形SBC的面积的四分之一,而P到平面SBC的距离是A到平面SBC的距离的一半,所以VPMNQVSABC.正三角形ABC的外接圆半径为

181AB13R1o,所以正三棱锥的高为SA2R2413,所以2sin60232第 12 页 共 22 页

VSABC1334332133. ,所以VPMNQVSABC8324故答案为:【点睛】

3 32本小题主要考查锥体体积计算,考查分析、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,属于基础题.

(x1)22(y2)216.已知函数z,则下列四组关于x、y的函数关系:22x2y1①y|x1||x1|;②y2x;③y数z取相同最大值的函数关系为______. 【答案】①②④

【解析】先求得z取得最大值时x,y的值,再将点x,y的值代入题目所给四个函数关系,由此判断出正确的结论. 【详解】

11;④yxlog3(x),其中能使得函x(x1)22(y2)2x22y212x8y8x4y412依题意z,令222222x2y1x2y1x2y1z1x4y4①,当z1取得最小值时,z取得最大值. 22x2y1(i)当x4y40时,z10. (ii)当z10时:由①去分母并化简得

z1x2x2z1y24yz140,此方程有解,故

14z12z1y24yz140,整理得8z12y216z1y4z1216z110,此

一元二次不等式有解,所以16z132z1224z2116z110,整理得

91z1z10. 224z1216z190,即2z192z110,解得综上所述z1919,,所以z1的最小值为.

222由

x4y4922,化简得9x2x18y8y10,即22x2y122212129x18y0,所以x,y.

9999第 13 页 共 22 页

即当x,y将点,①|192时,z1取得最小值,z取得最大值. 912代入①②③④进行验证: 991121||1|,符合; 999192,符合; 9②2118③1,不符合; 91121ylog()2④,符合. 39999所以点,12满足①②④,不满足③. 99故答案为:①②④ 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二元分式型函数最值的求法,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,属于难题.

三、解答题

17.已知点A(3,1)与点B(4,2).

(1)求过点P(1,2)且与直线AB垂直的直线方程; (2)求与直线AB平行且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.

【答案】(1)7xy90;(2)x7y0或x7y200.

【解析】(1)求得直线AB的斜率,由此求得与AB垂直的直线的斜率,进而求得所求直线方程.

(2)设出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的方程,利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,由此求得所求直线方程. 【详解】

211(1)直线AB的斜率为,与其垂直的直线斜率为7,由点斜式得

437y27x1,化简得7xy90.

第 14 页 共 22 页

1x4,即x7y100,设与直线AB平行的直7c102,c1010,线方程为x7yc0,由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2217(2)直线AB的方程为y2解得c=0或c20,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7y0或x7y200. 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平行、垂直求直线方程,属于基础题.

18.如图四棱锥PABCD,PD平面ABCD,四边形ABCD是矩形,点F为侧棱PB的中点,过C、D、F三点的平面交侧棱PA于点E.

(1)求证:点E为侧棱PA的中点; (2)若PDAD,求证:PACF. 【答案】(1)见解析 (2)见解析

【解析】(1)先证得AB//平面CDEF,再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,证得AB//EF,结合F是PB的中点,证得E是PA的中点.

(2)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得DEPA,通过证明CD平面PAD,证得

CDPA,由此证得PA平面CDFE,进而证得PACF.

【详解】

(1)∵四边形ABCD是矩形,∴AB∥CD.

且CD平面CDEFAB平面CDEF,∴AB//平面CDEF. 又ABÌ平面PAB,平面PAB平面CDEFEF,

∴AB//EF.而点F为侧棱PB的中点,∴点E为侧棱PA的中点.

第 15 页 共 22 页

(2)∵PDAD且点E为侧棱PA的中点,∴DEPA.

∴PDCD,∴CDPA. 又PD平面ABCD,且ADCD,故CD平面PAD,∴PA平面CDEF,∴PACF. 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,考查线面垂直、线线垂直的证明,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,属于基础题. 19.已知函数f(x)log2(3x)log2(x1). (1)求该函数的定义域;

(2)若函数yf(x)m仅存在两个零点x1,x2,试比较x1x2与m的大小关系. 【答案】(1)(1,3) (2)x1x2m

【解析】(1)根据对数真数大于零列不等式组,解不等式组求得函数的定义域. (2)化简fx表达式为对数函数与二次函数结合的形式,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,求得x1x2以及m的取值范围,从而比较出x1x2与m的大小关系. 【详解】

3x01x3,故该函数的定义域为(1,3); (1)依题意可知x1022(2)f(x)log2(x2x3)log2((x1)4),

故函数关于直线x1成轴对称且最大值为log242, ∴x1x22,m2,∴x1x2m. 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定义域的求法,考查对数型复合函数对称性和最值,属于基础题. 20.已知直线l:(31)x(2)y450恒过定点A. (1)求点A的坐标;

第 16 页 共 22 页

(2)若点B与点A关于y轴成轴对称,点P是直线m:y3x5上一动点,试求

PA2PB2的最小值.

【答案】(1)(2,1) (2)

56 5【解析】(1)将直线l的方程重新整理,由此列方程组,解方程组求得A的坐标. (2)先求得B点的坐标,设出P点坐标,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PA2PB2的表达式,结合二次函数的最值的求法,求得PA2PB2的最小值. 【详解】

(1)l:(31)x(2)y450整理即:(x2y4)(3xy5)0,

x2y40x2令,故点A的坐标为(2,1);

3xy50y1(2)∵点B与点A关于y轴成轴对称,故点B的坐标为(2,1), ∵点P是直线y3x5上一动点,设P(t,3t5),

2222222(t2)(3t4)(t2)(3t4)20t48t40 ∴PAPB65665620(t)2,故当t时,PA2PB2取最小值为.

5555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过定点的问题,考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,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,属于中档题.

21.如图,AC是半圆O的直径,AC10,B为圆周上一点,BE平面ABC,

BC//DE,BE3BC,DE2BC,CD10.

第 17 页 共 22 页

(1)求证:平面AEB平面AED;

(2)在线段AD上是否存在点M,且使得CM平面AED?若存在,求出点M的位置;若不存在,请说明理由.

【答案】(1)见解析 (2)存在,M为线段AD中点.

【解析】(1)通过证明BEBC,ABBC证得BC⊥平面AEB,结合BC//DE证得DE平面AEB,由此证得平面AEB平面AED.

(2)通过计算证明证得ABBE,设M为线段AD中点,N为线段AE中点,连接

BN、MN、CM,结合(1)的结论,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得BN平面AED,

证得四边形BCMN是平行四边形,由此由此还整得BN//CM,进而证得CM平面

AED.

【详解】

(1)∵BE平面ABC,∴BEBC.

又B为圆周上一点且AC是半圆O的直径,∴ABBC. ∴BC⊥平面AEB. 又BC//DE,

∴DE平面AEB,且DE平面AED, ∴平面AEB平面AED;

(2)点M为线段AD中点,证明如下: 设BCx,则BE3x,DE2x,

∴CD(DEBC)2BE210x.又CD10,∴x1.

第 18 页 共 22 页

∴ABAC2BC23BE.

取AE中点N,连接BN、MN、CM.

∴BNAE.又由(1)可知平面AEB平面AED,故BN平面AED. 又MNPDE,BCPDE,故MNPBC,即四边形BCMN为平行四边形, ∴BN//CM,∴CM平面AED.

1212

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,考查线面垂直的证明,考查探究性问题的求解,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,属于中档题.

22.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,V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,△DBC为直角三角形,其中D为直角顶点,DCB60.E、F、G、H分别是线段

AB、AC、CD、DB上的动点,且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.

第 19 页 共 22 页

(1)求证:BC//平面EFGH,AD//平面EFGH;

(2)试探究当二面角ABCD从0°增加到90°的过程中,线段DA在平面BCD上的投影所扫过的平面区域的面积; (3)设AE((0,1)),且VACD为等腰三角形,当为何值时,多面体AB1ADEFGH的体积恰好为?

413 (3)

24【答案】(1)见解析 (2)【解析】(1)先通过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,证得EF//平面BCD,通过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,证得EF//BC,由此证得BC//平面EFGH;同理证得AD//平面EFGH. (2)画出ABCD为0o、90o时A的投影,由此判断出线段DA在平面BCD上的投影所扫过的平面区域,进而求得区域的面积. (3)先求得三棱锥ABCD的面积为

1,通过分割的方法,得到2V多面体ADEGHVAEFGHV四面体ADGH,分别求得VAEFGH,V四面体ADGH与V四面体ABCD的关系

式,再由V多面体ADEGH【详解】

(1)∵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,

∴EF//GH.而GH面BCD,EF面BCD,

∴EF//面BCD.而EF面ABC,面ABCI面BCDBC, ∴EF∥BC.而EF面EFGH,BC面EFGH, ∴BC∥平面EFGH.同理,AD∥平面EFGH; (2)∵ABAC,

∴A在平面BCD上的投影满足ABAC,即A在线段BC的中垂线上.

1V列方程,解方程求得的值. 2四面体ABCD第 20 页 共 22 页

如图所示,将RtΔBCD补成边长为2的正BCM,

当二面角ABCD为0o角时,即点A在平面BCD上,此时A为M, 当二面角ABCD为90o角时,此时A为BC中点N, 故DA在平面BCD上的投影所扫过的平面区域为DMN,而

SDMN13, SMBC443; 4故线段DA在平面BCD上的投影所扫过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

(3)∵AC2,CD1,且ACD为等腰三角形,∴AD2. 取BC中点O,易得:OABC,OA3,ODBC1, 2满足:OA2OD2AD2,根据勾股定理可知OAOD.

1111SBCDOACDBDOA. 33221而多面体ADEFGH的体积恰好为,即多面体ADEFGH的体积恰为四面体ABCD4∴OA平面BCD.∴VABCD体积的一半. 连接AH、AG.

VAEFGH2VAEFH2VFAEHV四面体ABCDV四面体ABCDVCABD12SAEH(F到面AEH的距离)3

1SABD(C到面ABD的距离)32SAEHAF22(1),∴VAEFGH22(1)V四面体ABCD.

SABDAC第 21 页 共 22 页

V四面体ADGHV四面体ADGHV四面体ABCDV四面体ABCD1SDGH(A到面DGH的距离)3 1SBCD(A到面BCD的距离)3SDGH2,∴V四面体ADGH2V四面体ABCD. SDBC2∴V多面体ADEGHVAEFGHV四面体ADGH(32)V四面体ABCD∴(32)21V四面体ABCD, 2111322,整理:230,即()(221)0, 222解得:

113(舍去). 22

【点睛】

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,考查动态分析立体几何问题的方法,考查不规则几何体体积的求法,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,属于中档题.

第 22 页 共 22 页

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,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

Top